海珠政务继推出“产业政务增值包”后,再出实招——联合人社部门创新推出“个人创业一类事”服务,通过部门协同、服务集成、业务联办、数据共享等方式,实现创业咨询、主体登记、员工录用、创业补贴、担保贷款等19类业务导办联办,切实提升创业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便利度和可及性惠红网,助力青年人才在海珠安心创业、稳步起步。
从“创业萌芽”到“企业成长”:全周期服务护航创业之路
“注册公司要跑几个部门?”“创业补贴怎么申?”“招了员工社保怎么交?”……对于刚刚走出校园、怀揣跨境电商梦想的青年创业者小林来说,创业的激情背后,是面对一连串现实问题的迷茫。
海珠“个人创业一类事”服务打破传统创业服务“只管开办、不管后续”的局限,把服务链条向前延伸至创业“萌芽期”,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政策解读、项目评估、创业指导等前置服务,帮助理清方向、少走弯路;向后拓展至企业“成长期”,集成员工录用、人才入户、技能提升、产业对接等发展性服务,推动企业从“开办”到“经营”无缝衔接,真正做到“创业者想到的,服务提前到位;创业者没考虑到的,服务主动补位”。
近日,阿里国际站跨境创业孵化中心首批入驻的30个跨境电商产业初创团队正是“个人创业一类事”服务的首批受益者。从咨询阶段的专人全程导办,到注册完成后即纳入创业补贴和担保贷款预审名单,他们切实感受到“起步有帮、发展有路、成长有撑”。
创业补贴+担保贷款:创业启动金来了!
“我们刚毕业惠红网,没多少积蓄,创业初期能申请补贴吗?”
这是海珠政务窗口最常被问到的问题,也道出了许多青年创业者的真实焦虑。
“别担心!在海珠,创业者的‘启动金焦虑’,有解!”
针对初创团队“资金紧、门槛高、融资难”的核心痛点,海珠率先送上诚意满满的“起步红包”——只要你在海珠成功创办企业,且属于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、留学回国人员、退役军人、就业困难人员等符合条件的创业者,满足登记注册满6个月,且申请当月前连续3个月有在职员工(不含法人代表)正常缴纳社保,即可一次性申领万元创业补贴。此外,还可叠加享受创业租金补贴等多项政策红利,切实缓解初创期的资金压力。
同步推出的还有创业担保贷款支持,个人最高可贷50万元、小微企业最高可贷500万元、财政贴息降低融资成本,并安排专员导办,协助对接银行准备材料、跟进审批,大幅提升贷款可得性。
服务怎么办理?线上线下双畅通
创业者既可前往海珠区政务服务中心琶洲分中心或海菁汇—海珠区青年就业综合服务中心,享受“一窗受理、全程导办”服务;也可通过“珠事通”或“海纳职通”数智就业平台(微信小程序)在线预约、提交材料,实现“掌上问、指尖办”。
珠事通小程序办事界面
一张营业执照只是创业的起点,真正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稳得住、活得好、走得远。海珠区正以系统化思维重塑政务服务,推动“能办”向“好办、快办、全办”转变。未来,海珠政务将持续深化“事项整合、数据协同、服务前置”的服务模式,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实现高效联办、精准服务,让企业在海珠发展更省心、更安心。
南方+记者 吴雨伦惠红网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